顯示具有 自由經濟示範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自由經濟示範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災難城市啟示錄



高雄突然間成為一個災難城市。事實上,任何災難在台灣都是一齣戲,相同劇本、不同時空、由不同的人重複上演,而你我都是劇中人。因此,所有傷亡者都是「我們」,承受苦難而犧牲的我們。

其實,當代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造災史,也是災難史。文明以科技克服環境的制約,用工具突破天地的規限,讓人只要操控科技工具,就可以對自然環境予取予求而自覺偉大。但關鍵是,人類能不能因災難而看清禍源,明白自我的有限與無知,而不再自我膨脹、無所不能與人定勝天,並且藉由災難的啟示,拋棄主宰與剝削的人與環境的關係,重建人地相互依賴、共生的連結,才可能停止繼續造災。

我們信仰經濟發展,並且集體膜拜都市開發、工商成長、土地炒作之神。我們也習慣性地將城市簡化為如同機械一般的系統,只要能夠掌握系統間的連結與關係,就能輕易地掌握、預測與操控城市發展。因此,所有的都市發展,人類從來沒有一點點謙虛,反而只有無盡與無情的掠奪再掠奪。

過度發展沒人喊停

請看看台灣社會所有大城市無止盡的區段徵收、市地重劃,瘋狂地發展再發展的土地使用行為(台中稱得上是經典),再看看長期以來為了發展工業或耗用天然資源及優美風景的特定區計畫(如廬山,你知道它是一個都市嗎)。

此外,還有許多地方土地炒作集團勢在必得的新訂都市計畫案,如淡海二期、桃園航空城、新竹台知園區、南投清境等。別忘了,還有在立法院企圖強渡關山,讓台灣國土脫光光的自由經濟示範區。事實上,台灣的城市發展早已失控、都市計畫也嚴重供過於求,但開發炒土的瘋狂掠奪行徑卻從來沒有停止、也沒有人喊停。

盆地湖泊起家的台北城,早已是個超級過度發展的城市,卻從來沒有減的思維,而只玩加的遊戲,如大量的容積獎勵、保護區變更(慈濟、薇閣正在進行,行義路、貓空已完成)、國有土地開發利用(如華光、空總、台北學苑、202兵工廠、大巨蛋)、社子島開發。而所有參選的或當選的政治人物,腦子裡也盡是開發再發展,卻鮮有保護、減壓的格局。這種無所不用其極、耗盡大地的最後一滴乳汁的意識與行為,就是災難城市的肇因。如果921地震、311福島核災、88風災,甚至高雄大爆炸發生在台北,可以想見,台北城將是個超級災難城市。

台灣島嶼本就是我們的諾亞方舟,只是我們將方舟當作商品與投機炒作工具而造災。紀錄片「愚蠢的年代」從未來反觀現代而發出大哉問「這些人到底在想些什麼?難道他們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值得救贖?」地小人稠的台灣,我們其實根本不想什麼,我們想的只有「經濟、經濟、經濟」,但我們如果實實在在的計入這些災難的成本,就會懷疑我們是否是「反經濟、不經濟」的發展。
台灣社會必須有所改變,源頭是價值觀,別再把「經濟成長」當作社會幸福的唯一指標,才能徹底改變對待土地的行為與方式,也才能為自己的降災、減災、保全、維安,留下退路。這不是回歸原始人的生活,而是要停下來,仔細看看過往、想想未來,才會知道當下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因為,我們其實沒有什麼退路了,台灣是你我共同且唯一的家,我們無處可逃。
 
本文刊登於2014/08/05蘋果論壇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夠了,鬆綁的幽靈


台灣的經濟發展是由政府長期扮演資本家的推手,提供各種優惠減免的稅賦,以及低廉的水電,並且敞開土地使用管制之門,以國家全面「鬆綁」,讓大資本家藉著對勞動力的廉價剝削、土地與家園的掠奪、生態與環境的破壞、糧食與健康的污染,將成本外部化給社會弱勢負擔或全民埋單。如此,才能降低生產成本,大量生產並以低廉的單價競爭,成為全球重要生產基地。

鬆綁是一場災難

1960年代的《獎勵投資條例》在1991年落日,但台灣的大資本家並沒有因此而斷奶,政府立即補上《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但這些資本家也沒有因此茁壯,成為具自主競爭力的強勁實業,於是20105月總統廢止《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的同時,又頒佈了《產業創新條例》,這些鬆綁的法令,讓國家成為長期的保姆,餵養既吃不飽、也長不大的資本家。

1990年代台灣開始邁向新自由主義的國度,政府為了成為全球自由化經濟體制的一員,更積極為資本的自由流竄排除障礙、鬆綁管制。在鬆綁魔咒下,台灣的土地政策完全瓦解,國土規劃徹底扭曲,只能成為經濟發展的工具,或是解決資本危機的手段,於是土地、環境與人民成為犧牲品。

1990年代起鬆綁國有土地,出售國有資產換取現金,彌補財政缺口;2000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法鬆綁農地,開自由買賣與興建農舍的門。此外,鬆綁土地使用管制,讓政商權力者輕易變更土地、開發敏感區,甚至為違法鬆綁解套,讓違章工廠、宗教寺廟、風景區、溫泉區的濫建,都以納管為名就地合法。

2002年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協助資本進軍不動產,造成炒地之風與暴漲的地價,讓財大氣粗的資本家可以說出「1250萬不算貴」的豪語。政府甚至以公權力協助資本家取得、開發與炒作土地,這種對市場自由開放,卻對社會保守約束的強凌弱體制,就是近年屢屢上演徵收迫遷的國家暴力。

因此,從美麗灣、悠活、華光社區、文林苑、大埔,到清境、日月光,所有敗壞國土、污染環境、毀滅家園、踐踏人權的行徑,都是鬆綁下的冰山一角。而這樣的結果,真正獲益的是盤根錯節的政商關係,由大資本家、政黨政客、地方派系、專家學閥,共同串起金錢與權力的臍帶,也成就台灣從中央到地方的邪惡政治風光。

讓中國加入掠奪集團

今年政府大推「自由經濟示範區」,並意圖強行與中國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說穿了就是更大肆的鬆綁,並讓中國由幕後走向幕前,加入金錢與權力的結盟,打著經濟發展的虛名,事實上是更徹底的犧牲一切,來成就有目的性的、少數的惡質集團。

近日,還見報投書稱「鬆綁是唯一活路」。夠了吧,鬆綁的幽靈,長期鬆綁何曾看見活路?「看見台灣」的慘狀正是出賣台灣的代價與災難。
 
本文刊登於2013/12/24蘋果論壇(內文標題已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