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3日 星期四

蘇花高挑戰了什麼

2007117日,保育團體與媒體朋友不約而同的整理了所謂台灣政治人物對蘇花高的重要語錄(詳見保育團體「別再製造另一個藍綠共業」記者會新聞稿「相關人物對於蘇花高語錄」,以及聯合報朱淑娟記者整理的「政治人物蘇花高語錄」)。觀此語錄,驚覺原來「蘇花高」三個字已成為當代台灣社會遊蕩的幽靈,會隨社會時空、環境氛圍、政治利害,適時且即時的附上政客的身。從20002004兩次大選的藍色綠色候選人,從總統、副總統到行政院長、政務委員、交通部長、立法委員,甚至從2007117日迄今未斷。唉,1990年代藍色政府拓荒心態與唯用價值造出來的幽魂,不僅未因綠色執政而被徹底作法超渡與埋葬,反成為被斬首後長出無數顆頭的大怪物。我真的懷疑,綠色執政的終極目標是為了「摧毀綠色、終結綠色」?
一條蘇花高速公路,預定以七年半的時間、九百三十億的經費,興建八十五公里(大部分為橋樑與隧道)的長度,連通宜蘭蘇澳到花蓮吉安。這樣一條高速公路挑戰了什麼?跳脫時間、經費與技術的工程取向,蘇花高挑戰我們對台灣命土的基本認知,也挑戰了綠色政府的藍色思維,簡單的說,其實蘇花高正在挑戰這一代的台灣人。
一個人如果可以認知與瞭解自我的體質、個性與內涵,則大概亦可以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與不該做什麼。同樣的,如果台灣人能充分認知台灣的國土與生界,那麼我們也就會清楚台灣從過往三百年來的開拓史,以及迄今不斷的重大工程建設、治山防洪乃至蘇花高在挑戰什麼。
台灣的基本格局是因地震而不斷擠壓抬升且斷層嚴重、地質鬆散的山,五大山脈與高山地形成為骨架;基礎生產者森林則營造了生命賴以生活、生存、生產的維生生態系統。透過山、林涵養水、土,建立自然的水文調節、水土保持機制。這山、林、水、土是舞台,生物、生命在此演化起舞,成就歐洲人曾經喟讚的Formosa
但是,台灣歷來的國土發展、建設與開發,即是透過永續的工程不斷挑戰這個地球上珍貴而脆弱的時空膠囊,並且創造工程永續。蘇花高通過的十七種環境敏感區,從地震甲區到11條斷層帶的所謂地質構造不穩定區,從保安林、國有林、森林區到山坡地保育區,從水質、水源、水量保護區河川行水區與污染管制區,不正是挑戰山、林、水、土的維生機制。
而上列環境敏感地在歷來的國土規劃中皆被清楚定位,1996年(經建會)國土綜合開發計畫為「限制發展地區」,2001年(內政部)國土綜合發展計畫為「限制開發地區」,2005年(內政部)國土計畫法(草案)為「國土保育地區」。顯見政府明確向民眾宣告這些地區是險峻、脆弱且對台灣很重要的國土保安、生態保育地帶,故嚴格限制、禁止民眾開發與破壞。但最最荒謬的竟是,由政府帶頭挑戰自己的宣告,意圖在諸多環境敏感地上動工開挖,興建最具破壞性、衝擊最大的重大建設--高速公路。交通部多次透過媒體、文宣對社會信心喊話,宣稱斷層可以掌握、地質可以克服,我每每聽後起了陣陣的雞皮疙瘩,無知、人定勝天的文化迷障,莫此為甚。
更可笑的是,2004年七二水災過後,政府宣稱對國土保育與管理深切的反省,並且真的發現台灣因地理與地質特性及長期與天爭地,外加921地震影響與地球環境變遷等因素,已造成敏感地區的開發風險加大且成本越來越高,未來勢將得不償失。所以,政府、社會對於自然應從人定勝天的關係改為尊重及適應自然,經濟思維應從不考慮環境、生態成本的經濟取向轉為綠色經濟的新選擇,政治決策應從當前的短視、唯用改為永續。簡單的說,就是宣示徹底摒棄藍色執政的舊思維,建立綠色的新思維。故2005年行政院經建會制訂「國土復育條例(草案)」,該草案雖不見天的擱置於立法院,但行政院認知國土復育行動之迫切性,故迅即核定通過「國土復育策略方案暨行動計畫」(2005119日第2924次院會),明確告知全民敏感地的保育利益大於開發,且降低開發是唯一的路,並開始實施相關策略。
可否容我天真的提問:「蘇花高是新思維還是舊思維?是順應自然還是人定勝天?是永續政策還是短視近利?是綠色經濟還是無限制開發?」。這些問題若能真誠的回答或論辯,就可彰顯身心分離的政府不斷自打嘴巴、挑戰自我宣示的價值。
這樣的政府,我們指望它帶我們走向何方?

同樣的遊戲,從藍色玩到綠色,真的還要再玩下去嗎?坦白說,我們像極了亡命天涯、短線操作、沒有明天的搶匪,而台灣到底還堪玩多久!
一條蘇花高,非但挑戰了台灣地體本質、水資源環境,也挑戰了與維生系統生死與共的生命(包括人類),故莫忘十七種環境敏感地也含括了野生動植物棲地、文化遺址、國家公園、原住民保留地,無疑的蘇花高正挑戰台灣土地上的野生動植物、原住民、花蓮人。其實蘇花高正在挑戰台灣人!
突發一想,今年農曆七月中元可有人願設壇超渡「蘇花高」幽魂,終結「蘇花高」背後台灣社會文化數十年來揮之不去的人定勝天、工程至上鬼魅。同時,也讓我們共同合掌祈願,對母土生界的認知與瞭解、在乎與關懷、愛與行動,深刻一點。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第201期,200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