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璞玉計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璞玉計畫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感謝新竹縣政府證明璞玉是幽靈計畫


對新竹縣政府1031031日聲明稿之回應

 

《浮濫璞玉都市計畫--內政部都委會必須面對的真相》一文,1029日刊登於《獨立評論@天下》,新竹縣政府1031031發出聲明稿如下:

有關 貴雜誌網站1031029日「【讀者投書】廖本全:浮濫璞玉都市計畫─內政部都委會必須面對的真相」。

其中文章段落標題「璞玉是幽靈計畫」內文敘述:「預估民國110 新竹縣 總人口數將達到95100萬人,相較於現有人口數(536111人),將暴增413889人~463889人…」之文字有引述錯誤情形,本府舊版網頁所敘述內容係指 新竹縣市 總人口數,非單指新竹縣總人口數。且經查1039月份內政部統計要覽數據,新竹縣市 總人口數約達967000人,故本府舊版網頁預估數據與103年現況人口數並無太大差異,為免混淆誤導讀者,故建請 貴雜誌網站應予以登載,以正視聽。

 

針對此一聲明稿,本人回應如下:

一、依據新竹縣政府之說明,該總人口數(95100萬人)確實為新竹縣市之總人口數無誤,並非新竹縣之總人口數。此乃作者對計畫內容之誤解(將「縣市人口」誤為「縣人口」)所造成,作者理應向讀者致歉意,並於日後資料之解讀更為謹慎。

二、作者亦感謝新竹縣政府之聲明,因作者的確未能證實璞玉案是「幽靈計畫」,但新竹縣政府之聲名稿則協助證明,璞玉計畫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皆沒有必要性,確實是一個「幽靈計畫」,理由如下:

1.璞玉計畫(計畫人口10萬人)是為因應此一縣市人口成長需求(95100萬人)而新訂的都市計畫。但璞玉案尚未通過,人口目標卻已達成,顯見過去的確不需璞玉計畫,即可滿足人口成長需求。

2.新竹縣市總人口已達成,但新竹縣全縣都市計畫卻仍可容納165249人(計畫總人口為46500人,都市內之現況人口為295251人,計畫人口之達成率僅64.19%),為璞玉計畫人口之1.65倍,顯見現在亦不需璞玉計畫容納新增人口。

3.依新竹縣近年人口增加數最佳狀況(每年增加6000人)計算,達到現有都市計畫人口約需27.54年,顯見未來無須璞玉計畫。

 


 

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浮濫璞玉都市計畫--內政部都委會必須面對的真相


常常聽到一句話:「選舉到了,妖魔鬼怪都跑出來了」,一語道盡台灣政商、派系、金權、綁樁的政治生態。今(2014)年底又逢地方選舉,許多長期以來問題重重、爭議不斷的地方炒作土地開發案,也都趁機浮上台面,藉由選舉與選票的壓力,爭取政客的政治承諾,獲得更有利的前進籌碼,甚至期待一舉闖關成功。

座落在新竹竹北高鐵特定區旁的特定農業區土地,因土地完整、區位佳,早被當地不分黨派的產、官、學聯盟看中,以新訂都市計畫的名義,進行滅農、炒土的行為,它就是璞玉計畫(新訂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案。

璞玉計畫完全是一個「地方重大炒作土地」計畫,以82公頃產業專區的虛假外衣,實際上卻包藏著328公頃的都市住商用地(住宅區與商業區),這正是土地炒作的利益的所在,此外亦有40公頃的交大研究校區,而這也正是交大不顧一切投入的主因。

 


璞玉計畫是一個浮濫的都市計畫,卻能夠長期在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上架並不斷地審查,問題在於內政部營建署早已淪為地產資本集團的工具,因此文官的專業早已被閹割殆盡。而在此情況下,我們真的必須徹底檢驗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的專家委員,這些來自學院、誨人無數的學者專家,究竟如何面對台灣浮濫、失控的都市計畫?如何面對專業的良心?

真相不可迴避

去(2013)年內政部公告的全國區域計畫,在都市及非都市土地使用計畫的現況分析中(頁13),明明白白的揭示「都市計畫之都市發展用地供過於求」以及「非都市土地申請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應更為審慎」。我們不禁要問,全台都市計畫失控、土地炒作蔓延的現況,難道不是內政部營建署與都市計畫委員會積極配合地方炒土集團的結果嗎?內政部都委會可以雲淡風清、事不關己嗎?能夠不需負責、不必檢討嗎?璞玉計畫可以通過讓都市計畫繼續失控嗎?

又依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資料顯示,新竹縣(2012年)都市計畫人口有423700人,而都市現況人口則是297088人。我們得再問都委會委員,新竹縣難道沒有都市發展用地供過於求的現況嗎?現有都市計畫人口缺口有126612人,未來要如何達成計畫人口目標?為何還能放任璞玉計畫掠奪土地?

不僅如此,依據新竹縣政府1017日提供的簡報資料顯示,竹北都市計畫人口達成率為78.59%,住宅區與商業區之發展率分別為71.4%與70.87%,可見竹北都市計畫不僅沒有飽和,甚至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中縣治三期發展率僅達56.23%)。更嚴重的是,除了竹北都市計畫之外,其他璞玉鄰近的都市計畫發展率更低,其中芎林都市計畫人口達成率為76.62%,住宅區之發展率為47%,而高鐵特定區更低,人口達成率僅32.58%,住宅區與商業區之發展率分別為42.81%與15.68%。這些供過於求、沒有都市發展用地需求的真相,難道內政部都委會可以遮眼漠視嗎?

 

璞玉是幽靈計畫

此外,依據新竹縣政府所提出的璞玉計畫內容,預估民國110年新竹縣總人口數將達到95100萬人,相較於現有人口數(536111人),將暴增413889人~463889人,新竹縣近年人口增加數每年約3000-6000人不等,若以最佳狀況每年增加6000人計算,要達到該計畫人口約需68.9877.31年的時間。而璞玉計畫的計畫人口10萬人,就是為因應此一人口暴增需求而新訂的都市計畫。請問內政部都委會委員,有這樣的都市計畫嗎?暴增的人口到底要從拿裡來?璞玉這個幽靈計畫還可以繼續審查嗎?

 


這樣的幽靈計畫為什麼永不下架,理由其實很簡單,只要上網google關鍵字「璞玉田買賣」,就可以看到各種土地開發與仲介的訊息,其對土地大致敘述不外乎「類別:農地」、「土地用途:徵收農田」、「土地特色:璞玉計畫、必定徵收、逢低買進」,而且農地的市場行情開價早已飆漲至每坪8-10萬元。我們也必須質問,這樣的土地炒作與地價飆漲,難道內政部都委會一點也沒有責任嗎?

該被審查的是委員

事實上,全台、新竹與竹北的都市計畫皆供過於求,都沒有都市發展用地的需求,也根本無須新訂都市計畫,而是應徹底進行既有都市計畫的全面檢討。這正是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必須面對的真相,也是不可迴避、不容含糊的職責。

然而,全台都市計畫的失控、土地炒作的盛行,以及土地徵收的浮濫,卻也正是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長期失職、未嚴謹把關、甚至配合開門的結果。

璞玉計畫的審查,其實已經與專業沒有什麼關連性,這是很簡單的「良心」問題。簡單的說,當內政部都委會審查璞玉計畫的同時,也正是台灣社會審查內政部都委會的時刻。如果這樣的計畫還能夠通過,足見台灣社會都市計畫專業沈淪、良心泯滅到何等地步,因為那是不顧未來、沒有明天、圈地滅農、踐踏人權的圖利行為。
本文刊登於2014/10/29《獨立評論@天下》
 

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他們正在積極毀滅璞玉良田


新竹竹北的璞玉計畫,正式名稱為「新訂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案」,是一個由官(新竹縣府)、學(交通大學)、產(土地炒作者)結盟的土地炒作集團集體掠奪450公頃土地的新訂都市計畫案,其中有372公頃屬特定農業區(佔全區面積85%)。這一個掛都市發展的羊頭,賣土地炒作狗肉的開發與徵收計畫,選前再度浮上抬面,且這股噬土、啃土的力量可謂暨貪婪又醜陋。

 


貪婪的土地掠奪

璞玉案於20044月由行政院核定為國家重大建設計畫,但計畫內容僅包含產業專區(82公頃)、交大研究校區(40公頃)、國際示範村(20公頃),核定之計畫面積上限為142公頃。但拓土集團並不以此為滿足,堅持強要450公頃土地,進行更大範圍的區段徵收,以獲得更多的土地進行住宅區與商業區開發。於是,違背國際示範村面積不超過20公頃的核定原則,將之擴增為328公頃的優質人文生活社區,並再度報請行政院核定該新訂都市計畫全區(450公頃)為國家重大建設。

行政院明知其已違反2004年核定之上限與原則,卻仍於20131213日召開「研商有關臺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計畫之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事宜會議」,裁示由經濟部擔任本案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經濟部則在2014623日召開研商會議,以及925日召開審查會議,會後並由工業局發布新聞,決議將彙整人民團體、專家委員及各相關機關意見後,陳報行政院核處。

違法濫權的政府

事實上,行政院指定由經濟部擔任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根本不具有法律的正當性,更是完全扭曲行政體制的正常運作。因為,新訂都市計畫的法令依據是都市計畫法,中央目的主管機關是內政部,完全不屬經濟部的權責,但經濟部卻莫名其妙地成為一個新訂都市計畫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承辦的工業局發言人暨明白又無奈的表示,這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更荒唐的是,負責審議會議的經濟部(工業局)並沒有國家重大建設的審議機制,也沒有審查的法令依據與原則規範,換言之,國家重大建設究竟由誰審查、到底如何審查,完全沒有任何可依循的法制基礎,竟可以荒謬地進行審查。

此外,經濟部623日的研商會議,雖宣稱廣納各部會意見,以及傾聽民眾團體心聲,但925日的審查會議,開發單位(新竹縣府)並未依據研商會議各單位所提意見補充資料,卻仍可召開會議進行審查。

國家之亂,其來有自,亂源就是政府。這一切,就是政府違法濫權的明證。

供過於求的都市計畫

璞玉計畫只是一個地方層級的新訂都市計畫,卻塗抹了「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的糖衣,成為國家層級的計畫。更可怕的是,整個新訂都市計畫完全沒有必要性。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資料(2012年)顯示,新竹縣的都市計畫人口有423700人,而都市現況人口只有297088人,既有都市計畫之人口達成率僅為70.1%,人口缺口有126612人。

其次,925日審查會議中,新竹縣政府之簡報資料亦明確顯示,本案鄰近都市計畫發展率皆低,其中高鐵特定區發展率為73.3%、台科大案為70.41%、縣治三期僅56.23%。此外,依據201310月內政部公告的《全國區域計畫》,新竹縣之住宅數為160,362宅,其中空閒住宅有26,890宅,空閒住宅率達16.8%。

顯然地,新竹縣都市發展用地早已供過於求,並無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之需要。

相反地,新竹縣平原地帶的優良農業生產環境卻嚴重不足。依《101年新竹縣農業發展地區分類分級劃設成果報告》可知,新竹縣之農地以位於坡地之第四種農業區最多,其所佔面積為24,349.21公頃,佔新竹縣農地總面積之67.04%。而璞玉計畫範圍正是新竹縣平原地區之優良農業生產環境,新竹縣府本即應盡責地完整保護該區域,卻反而將之視為都市炒土的嘴上肉。

 


蔓延的土地炒作

新竹縣府不斷強調該區域的發展「蔓延失序」,必須以「計畫」規範。這其實是一個嚴重失職、失責政府的遁詞,甚至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因為,竹北地區現況的蔓延失序,就是縣府(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計畫失控、無能規範的結果,卻還敢奢言「計畫規範」。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亦早有研究報告(2007指出,都市蔓延將「造成郊區基盤設施不足,政府部門公共設施及公共事業費用增加,自然生態敏感土地(如農地、山坡地)逐漸消失,舊市區居住品質日趨衰敗惡化」。因此,都市蔓延不僅不符經濟與資源合理使用,亦將衝擊自然生態環境並造成公共投資的浪費,是不永續的都市發展。

新竹縣(現在與未來)並沒有都市發展的壓力,在此情況下,卻仍有蔓延失序的建物,可見該地區面對的是土地炒作的壓力。新訂都市計畫並無法解決土地炒作蔓延的現象,只會讓失序的蔓延現象合法化,也讓炒土的腳步確定有利可圖而繼續蔓延下去。

他們的國家重大炒地皮計畫

925日經濟部的國家重大建設審查會議,成為新竹地方政治人物的盛事,新竹縣前後四任縣長、不分黨派、齊聚一堂、表達支持。除了尋求連任的現任縣長邱鏡淳,以及民進黨本屆支持參選的鄭永金之外,民進黨林光華、國民黨陳進興等前縣長,都到場自我表功並極力尋求支持。此外,報載陳進興、范振宗(民進黨籍,人在中國不及趕回)、林光華、鄭永金等四人更發出共同聲明,呼籲儘速通過。顯見,璞玉計畫是地方藍、綠集體的利益。

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新竹縣長辦公室主任楊文科,這位前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長,精通台灣的土地遊戲,是中科三、四期的推手,轉任璞玉計畫的舵手,在會中大談矽谷與史丹佛大學的產學合作案例。但是,中科三期行政訴訟屢屢敗訴、中科四期開發後土地大量閒置,他可有責任、可曾負責?

 


一個沒有必要、缺乏公共利益、不符比例原則的徵收,我們稱為浮濫徵收。在都市發展用地早已供過於求、毫無新訂都市計畫之必要下,卻要強行都市開發,我們稱之為浮濫的都市計畫。璞玉計畫兼備上述兩者,既是浮濫的都市計畫,也是浮濫的土地徵收,它就是一個地方噬土集團的重大土地炒作計畫。

倘若行政院為了年底選舉地方派系利益的綁樁而買單,重新核定全區(450公頃)為國家重大建設,那麼,這就是一個浮濫的國家重大建設。台灣社會將會見證政府行政權的浮濫,也是見證一個徹底浮濫的政府。
本文刊登於2014/9/29《獨立評論@天下》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土地不正義的風光:

再談「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的集體掠奪
 

 
台灣社會土地掠奪的腳步從來不曾稍歇,區段徵收成為政府都市規劃與開發的重要工具,卻也是台灣土地與人民面對的利刃,因為這些計畫真正的目的是將農業用地變成都市用地的龐大土地利益,而這些天上掉下來的暴利,也早已被政客、樁腳、炒地資本集團彼此妥適的分配,且這樣的嗜土分肥,也正是台灣盤根錯節的地方政治能夠屹立不搖的根本立基。

因此,政治人物一旦當選就得履行承諾,依約定啟動行政體制,開始都市開發與土地炒作。一次又一次的行政程序(委員會審議),強勢開發集團不僅用各種方式美化不適當、不合理的計畫,也以各種方式弱化反對聲音,營造出開發拓殖箭在弦上、勢在必行的地方氣氛。

而這正是許多世居地方、以農為業、反對浮濫圈地、拒絕強徵的當地居民揮之不去的夢魘,他們必須一再地放下手邊的田地工作,走向抗爭與守護的路途,在隨時可以吞噬他們財產、工作與生存權利的行政體制中努力的發聲再發聲。這些來自農鄉的公民聲音,捍衛的不僅是自己的權利,還有台灣社會基本的溫飽(糧食安全),更是世代永續的價值。

但是,坦白的說,不管是在記者會或者審議會,這些人的身影,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孤單。

「眼前、短暫」與「世代、永續」的對立

86日上午,內政部都市計畫委會召開第六次專案小組,審查新竹竹北「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璞玉計畫)。簡單的說,就是掠奪良田的璞玉案又來了。

當天9點前我抵達營建署門口,璞玉自救會與促進會被警力稍稍隔開,我看到代表開發集團的促進會張開「農陣滾蛋」布條,也聽到他們記者會的發言大都直接指向謾罵徐世榮老師(台灣農村陣線理事長)。

徐老師站在自救會旁,對此微笑置之。自救會的農民多是上了年紀的長輩者,臉上都有著和風霜雨露及陽光親密接觸的痕跡,一握手就感受到與土地緊密連結的厚實。他們暫時放下二期稻作插秧的農事,風塵僕僕的搭遊覽車北上,用秧苗排出一個翠綠的「米」字。這些秧苗正是米穀的來源,但秧苗應該在田裡,而不是在營建署門口。
 


我在記者會發言時告訴媒體朋友,在營建署門口兩邊看到的景況,正是台灣社會兩個不同的利益的對抗,一邊是都市開發的眼前利益、土地炒作的短暫利益,另一邊則是世世代代、子子孫孫、國家長遠永續的利益,這不只是竹北人的事,更是整個台灣社會的事。不料,促進會幾位不知名的朋友衝進記者會,大聲嗆聲的迎面向我而來,現場一團混亂。自救會會長告訴我:「老師,你刺到他們的痛處了。」

土地炒作蔓延

其實,依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資料(2012年),新竹縣的都市計畫人口有423700人,而現況人口只有297088人,既有都市計畫之人口達成率僅為70.1%,人口缺口有126612人。而甫於去年十月公告的全國區域計畫,新竹縣住宅數為160,362宅,空閒住宅有26,890宅,空閒住宅率達16.8%。

這些資料顯示,新竹縣都市計畫的發展用地已供過於求,並沒有都市蔓延的現象(主導開發的新竹縣府與交通大學不斷強調者),真正不斷蔓延的是土地炒作,並且一再地危及非都市土地。縣府完全迴避非都市土地管理的失控與失責,反而意圖以新訂都市計畫作為土地炒作合理化的工具。這種不合理、不適宜的開發計畫,不僅不能解決問題,更是只會讓土地炒作繼續蔓延。

但是新竹縣政府與交通大學,更是積極地以「公辦協力造屋」來美化這個不具正當性的開發案,讓其披上安置現住戶與照顧弱勢者的外衣。坦白說,這像極了行大惡卻略施小惠的惡棍,作惡後卻意圖用小善來掩飾惡行。事實上,新訂都市計畫的必要性與合理性,才是避免浮濫圈地與徵收的第一命題,有必要才會有安置的問題,也才能檢視協力造屋的內容是否良善,二者混為一談就是打爛仗。

貪婪、更貪婪的圈地

一個沒有正當性的開發案,為了要強行通過行政程序,往往就會報請行政院核定為國家重大建設,這是開發集團侵吞土地的大令旗,整個行政體制面對重大建設,就只能快速開門任其踐踏土地、環境與人權。本案在2004年行政院核定為國家重大建設,面積為142公頃(舊案),貪婪得手後不滿足,開發集團圈地447公頃並重新報院核定(新案)。

在行政程序上,行政院核定之前(不知是否同意以及同意面積與內容),當然不可以進行都市計畫審議。又,行政院農委會亦已行文新竹縣政府,本案若是新案(447公頃)則因實質內容的變更,故對特定農業區的使用就有重審的必要。而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2013523日)亦針對使用特定農業區農牧用地提出審查意見:「本部都委會審議本案前報請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查後,循程序報請行政院核准。」

因此,本案行政院尚未核定、農委會尚未重審、審議的內容尚未確知,內政部都委會專案小組根本不應開會審查。但是會議通知發了,議事也行禮如儀的進行,開發單位報告20分鐘,支持方與反對方各發言20分鐘,之後發言民眾就被要求離席。我提出程序問題,除非委員要做決議,否則基於議事公開不應要求任一方離席;而若委員要做決議,則開發單位應與民眾一起離席。但營建署承辦單位與委員們根本無動於衷。

等待土地正義

步出營建署大樓,才發現台北下雨了。門口外的老農們穿著便利雨衣,在大雨中坐著等待會議結果。有誰知道與在乎,這是他們生命的重要等待,一次又一次,等待的磨折。我告知他們會議的狀況,他們回以微笑、點頭、合十或握手。我過午還有記者會,得先行離開,他們必須繼續在雨中等待。

離開時,這些農友的臉龐變成幻燈片,一張又一張地在我腦子播放著。同時,想到會議發言時,我提醒委員必須釐清兩個重要的問題,第一,只要非都市土地管制與發展失控,就可以理所當然成為都市嗎?第二,只要同意的人夠多,就可以集體掠奪別人的基本人權嗎?

而朋友們,您可曾想過,如果此二問的答案皆為「是」,那將會是什麼樣的不公不義社會啊?我想告訴大家,不要懷疑,那正是眼前的「台灣社會」。

土地正義的路途還很遙遠,漫漫長路需要更多的身影與腳印,才能踩踏出正義之路。朋友們,我們一起繼續奮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