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是我溫泉法的一週,從星期一召開記者會反對修法延長緩衝期,其後緊急應對經濟部提出的修正版本,接著處理自由時報的報導,然後面對質疑後的自我反思,以及事後對可能問題的再因應,一直到這個星期一接受三位媒體朋友採訪。這完整的一週,凸顯我對立法院議事運作的無知,以及對文官體制人性、人心的企盼,更看見自我的侷限性。只能自我解嘲,原來江湖行走數年,終究還是菜鳥、笨鳥一隻。
因與緣
2008年,一位當時的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委員告知我,北投行義路的違法溫泉開發即將透過保護區變更就地合法。於是我於該年4月15日前往市府參與都委會第581次會議並提出反對意見,但當天會議快速通過該案(變更台北市北投區行義路一小段49地號等保護區為溫泉產業特定專用區主要計畫案)。緊接著,我請綠黨潘翰聲(時任綠黨秘書長)、荒野保護協會周東漢(時任保育部主任)協助,一起追蹤本案,並至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參與審議(在現行體制下稱為「旁聽與陳情」),其後,又因本案涉及取水源頭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特別景觀區,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林子凌亦投入一起全程參與迄今。
因台北市政府所提出的行義路都市計畫變更案,法令依據為溫泉法,我們才知道原來溫泉法第31條的七年緩衝期,已成為開發者對土地使用管理體制施壓就地合法的根本源頭。2010年7月,才慶幸緩衝期已結束,以為溫泉法不僅有管制的牙齒了,而且也不能再被利用來拔除土地規劃與管理的牙齒了,才後知後覺的發現,緩衝期竟早已在5月又被立委提案修法延長了三年。
今(2013)年緩衝期又屆,我們知道一定會有委員再提出延長,果然,蘇清泉等24位委員在4月又提出修法。有立委私下告訴我「這種提案,國民黨挺,是擋不住的。」但是,我們還是想做一點努力,原只想召開記者會,反對延長緩衝期並譴責立委,沒想到發展出上星期的系列關注,反而能夠引起媒體的報導,若能因此引發更多社會關切,讓修法更有壓力,反而是好事一件。這是我很阿Q的想法。
泡《溫泉法》的湯
5月17日,我們得知22日(三)經濟委員會將審查溫泉法,於是臨時決定20日(一)上午召開「就地合法無盡期,敏感國土大崩毀」記者會,反對蘇清泉等24位立委再度延長緩衝期三年的提案,長期關心並協助土地與環境議題的田秋菫與林淑芬委員亦前來聲援。
我知道在現有的狀況下,的確仍有極少數地區(例如廬山的安遷),可能因為特殊的情形與問題,必須藉由行政體制來解決(不是就地合法),因此,記者會新聞稿最後,我們亦呼籲立法委員「應停止修法,要求主管機關(經濟部)盤點並清查所有溫泉區之現況,徹底檢視溫泉業者與消費者之財產與生命安全,並以地質法所建立之地質資料以及劃設之地質敏感區為依據,排除國土環境不允許變更之地區,對於可以有限度使用之地區,本即可依土地使用相關法令進行變更。」
21日(二)晚上,得知田委員與林委員都將會前往經濟委員會表達反對,心中想著,這種守護環境的無私熱情,以及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積極行動,才是台灣社會應該擁有的「真委員」。
22日(三)上午上課前,林淑芬委員緊急來電告知,經濟部在委員會中提出修正案,取消延長緩衝期三年(維持原102年7月1日前完成改善),但加上「但依溫泉法第13條經公告劃設之溫泉區,如直轄市、縣(市)政府認為因天災復建、安遷或涉及國家土地管理政策調整需要,且無地質災害之虞,得報經中央主管機關會同原住民族委員會及中央觀光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告,延長改善之事項及期限。」林委員直問我覺得如何?
當下,因趕著上課,又沒有「緩下來」的思考,也沒能找幾個人(特別是法律專業者)共同評估這個修正案,更沒有請林委員要求經濟部應針對「因天災復建、安遷或涉及國家土地政策調整需要,且無地質災害之虞」的限制條件,提出專案報告再進行討論。
倉促決定的確是一大誤失。當時我的思考很簡單,認為已經關上讓業者挑戰並且製造問題的大門,而為了解決問題,也開了主管機關便於治理的一扇窗,且我估量天災復建、安遷、國家土地政策調整、無地質災害之虞等,已是較具體且嚴格的條件,應少有溫泉區得以開門。因此,基本上我認同此版本,簡言之,我認為經濟部有牙齒了,但可以在某些限制條件下不用牙齒。
這樣的思考,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依據僅有的經驗,我一直認為主管機關經濟部水利署署長楊偉甫仍是個有理想的良善主管,而我亦瞭解水利署內不乏真誠面對水資源窘境的文官。
在此思考下,我建議可以更嚴格規範期限,因此,當天通過的並非蘇清泉等提案的延長緩衝期至105年版本,而是林淑芬委員針對經濟部的修正版本,再提出「延長改善期限不得逾三年」的修正動議案,也就是維持102年7月1日前完成改善,並附加特殊情況得以延長改善事項及期限,且不得逾三年。
孰料,隔(23)日自由時報一篇「溫泉法修正案,非法業者可再寬限三年的報導」,不僅未能釐清事實,反造成更大的誤解,致令林淑芬委員成為眾矢之的(林委員好意協助,該受指摘的其實是我),也讓我在還未向她致謝前就先道歉。
但是,所有的批評並不是沒有道理,所擔心的事也並非不會發生,我的確很可能在倉促、急切的反應下犯了錯誤。
經濟部修正案包藏禍心?
這樣修法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善」的主管機關,而偏偏我們的政府體制卻一直無法令人放心。溫泉法關上就地合法、製造問題的大門後,主管機關(經濟部水利署)會不會邪惡的將解決問題的窗,藉由對特殊例外情況的法令詮釋,為違法業者大開就地合法的後門,繼續甚至變本加厲的挑戰國土規劃與管理,可能性並不低。
如果是這樣,那經濟部所提的就是一個金玉其外,其實包藏禍心、笑裡藏刀的修正案。而我,則是徹底的上當,被邪惡的專業壞蛋給唬弄了,以為賦予牙齒了,原來卻是一副不折不扣的「假牙」。
為避免此一狀況的發生,經濟部必須提出詳細的修法說明資料(其實,這本應是經濟部在22日經濟委員會中應提出的說明內容,也是我當天倉促決定的最大疏忽與錯誤所在),如下:
1.釐清溫泉法之管理權責。2.明確、具體且嚴格界定天災復建、安遷、國家土地管理政策調整需要與無地質災害之虞等條件。3.「國家土地管理政策調整需要」由誰調整?調整的依據為何?如何進行調整?4.詳列目前已劃設之溫泉區,並說明有哪些地區違法?違法狀況如何(家數)?以及自7月2日起如何開罰?5.哪些違法溫泉區符合何上列嚴格界定之條件,得延長緩衝?6.未來可能新增哪些溫泉區?這些溫泉區是否符合上列緩衝之條件?7.符合緩衝之事項與期限,將對土地使用計畫與管制產生什麼衝擊?
在上列資料闕如之下,檢視經濟部「輔導業者合法申請溫泉開發許可及溫泉水權報告」,似乎已透露出惡搞的訊息。其中輔導措施直接明白表示,將透過行政院觀光推動委員會的協商,以「跨部會整合,突破法規」的方式,打開國家公園、都市計畫、非都市土地管理體制的大門,讓土地規劃與管理的制度規範失效,續開就地合法之門。
據此,大致可以研判,經濟部擺明是將藉由「國家土地管理政策調整需要」來取巧開門,且離譜的是,竟將土地管理政策的調整交由行政院觀光推動委員會的協商決定。其實,這個推動小組能夠推動的與調整的,當然只有觀光政策,而非土地管理政策,而土地管理政策的調整,當然必須回歸土地主管機關。
將土地管理政策的調整交由此觀光推動委員會協商,即是將土地管理政策拿來當作觀光發展的「工具」,也就是,為了達到觀光發展的目標,或為了解決觀光發展的問題,而拿土地管理政策作為祭品,犧牲土地管理的小我,完成觀光發展的大我。更簡單的說,土地管理政策根本就是觀光發展的的「問題」,必須被「改善」。經濟部(水利署),夠偉大,也真的是夠了。
顯然,經濟部(水利署)的修法,真的不僅要丟掉自己的假牙,更是要廢掉國土管制的武功,讓土地管理體制在溫泉法的麾下,徹底喪失其自主性。這就是包藏禍心的修法。
這個政府真的不能被信任嗎?文官體制真的不值得期待嗎?在《溫泉法》的修法啟示錄中,我們其實看到的是,政治力量(政客)與經濟力量(業者)的結盟與橫行,迫使政治永難清明,也讓文官專業徹底臣服。更重要的是,面對這樣宰制你、我共同生活世界的惡質共犯系統,整個社會卻因發展主義的信仰而沈默與噤聲。經濟發展,這種由掌權者刻意建構的意識型態霸權(迷幻藥),確實早已成為台灣社會真正的統治力量。
然而,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無論如何絕不能對人心、人性絕望。《溫泉法》修法尚未結束,我們得更加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