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張森文先生
張大哥,您的離開讓我五味雜陳,也讓朋友們許多的以為、希望、期待和曾經,歸零成空。朋友們要我用溫暖的筆調來追悼您,我不確知筆調要如何才能溫暖,但我確信您是一位「溫暖」的朋友。
中秋節(9月19日),我搭上南下列車,從台北到竹南。如果是過往,猜想您應會開車在竹南車站等我,我無法推辭,也不用推辭,因您總是說那是朋友間的基本情誼,朋友來怎麼可以不接送。但是,這一天,沒有您,我攔了計程車直奔大埔。此行,是因為您的離去。
私下的閒聊,家是您的主題。從三灣小田地、南庄向天湖到起家的藥局,從太太、小孩到親族朋友,從記憶、情感到未來的夢。我知道那是您生命的座標,讓您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去向何方。那是您的甜蜜之境。
但是,我們大部分的會遇,卻總是面對著拆解家園的現實。
為了保護家人,為了守住居所,為了捍衛那僅存的、退無可退的6坪的甜蜜,您與秀春姐幾年來不斷奔波,並且接受磨難甚至摧折。於是,您最開展的笑容被淚眼取代了,您最沈靜的臉龐被苦難給扭曲了,您原就瘦小的身形,在失望和恐懼的壓迫下,變得更小、更微弱了。這個社會、那些當權者以及國家體制,鋪了一條絕境,並且讓那些地方狼犬逼迫你走到窮盡處。
我知道,您瀕臨崩潰。而沒有拉住您、不知怎麼拉住您,就這樣讓您離開了,成為我們最大的歉意與傷心。
但是,您可能不知道,您留下了一些形象給台灣社會。
您總是設法把芭蕉、青菜、粽子、花生豆腦,塞進朋友們的背包裡,那是台灣鄉間最素樸而敦厚的身影。
您總是鼓勵朋友,那些同樣面對困境的人,那些願意努力改變一切的人,在所有的時空中與您握手、與您微笑點頭,或是聽您說著「拼、努力、不可以這樣…」的話,那是台灣社會善盡公民職責的身影。
您總是不斷的致謝再致謝,連離開前都不忘叮囑秀春姐,要向大家致謝。其實,是大家要向您致謝,您為了家,全力以赴、付出一切,立家、持家、守家、護家,那是台灣社會應該學習的形象。
謝幕了,朋友。辛苦您了,讓我們彼此感謝吧。
就當作您去散個步,放下一切,好好的散個步吧。
而我們,朋友們,不會再有任何傷心,只會有無窮盡的決心,要讓國家屬於人民,讓體制保障人民,讓在土地上安居,成為台灣社會生活的甜蜜而非夢魘。
安息,張大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