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市價徵收不是土地正義

如果一個國家的領導者不懂什麼是正義,將是整個國家的大悲劇。馬總統24日召開記者會,宣布行政院已經將內政部所擬的《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審議完畢,將目前依公告現值加成徵收補償的方式,改為按照市價徵收補償,以落實土地正義原則。很顯然地,總統根本不知道土地正義是什麼,而將市價徵收當作土地正義,且宣稱這是一年來行政院的全面檢討修正,以積極回應農民心聲與改革呼聲。唉,這個政府對人民的敷衍真的離譜了。
《土地徵收條例》的修法,應先避免「浮濫圈地」的源頭問題,也就是讓徵收成為最迫不得已的手段,而最後極少數、不得已的徵收,才有完全補償的技術問題。簡言之,人民要的是根源性、整體性的變革,而總統卻只做末端的、擦屁股的技術性改變。更糟糕的是,還以此沾沾自喜,自以為是正義的實踐,對於這樣的政府,本人深惡痛絕。
依總統的說法,浮濫圈地的殘暴本質從未改變,強制徵收亦非不得已手段,顯見政府從未深刻反省,以徵收作為土地炒作以及地方政府抒解財政困境的工具,仍是執政黨的核心價值。換言之,政府仍站在財團、建商等強勢者的一邊,而非與弱勢者同在,認為只要錢給你多一些,仍要掠奪你的一切家當。更何況這根本是慷全民之慨,由社會全體甚至未來世代買單。
奉勸馬總統,若真有維護土地正義的決心,請立即宣布停止所有浮濫圈地的徵收案(例如新竹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高達九成以上土地屬特定農業區),並具體告訴社會,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修正《土地徵收條例》,讓其回歸憲法第15條保障財產權的基本精神,讓徵收成為最不得已的手段(特別是區段徵收),最後才有補償價格的討論。事實上,市價補償絕非完全補償,市場價格之外,土地的社會文化與環境生態價值,以及被徵收者生命依歸的家園的滅失,必須經由人民參與論辯的聽證會予以釐清,但馬總統避而不談。
敬告台灣社會,正義絕不會來自政客的嘴,只有社會的覺醒與公民的行動,才有可能讓我們成為真正的主人,作為自己財產、家園以及國家的主人。

本文登載於2011/09/14蘋果日報論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