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自由貿易的真面目之一:誰的自由貿易




318日學生佔領立法院的行動,揭開了台灣社會退回服貿、捍衛民主的全面性公民運動。在積極參與和努力實踐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們有很多的反對。反對國家暴力(流血驅離)、反對踐踏民主(簽議與審議)、反對操弄法制(合法、違法認由當權者界定)、反對不公不義(協議內容),也透過這些反對,瞭解政府喪失了正當性,並且深化了公民運動的價值。

然而,我們所反對的這一切,有沒有一個病態總根源?如果有,我想那應該是: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自由貿易。

政治經濟/你儂我儂

自由貿易的本質離不開政治、經濟。很多人都會說,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但這是自欺欺人。自由貿易有時是把經濟當作手段,真正的指向卻是政治目的(收編);自由貿易有時又是透過政治的手段強勢的達成經濟目的。而很顯然地,《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兼具上述二者,政治與經濟的慾望互為表裡、你儂我儂。因此,《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當然是經濟,但更是政治。

大資本的遊戲

1980年代新自由主義席捲全球,更讓自由貿易升級,成為一場堅實鞏固資本的遊戲,這場戲局到底誰玩得起,答案很簡單,是少數的、大資本家。簡言之,自由貿易是為這些大資本家的資本尋找在全球開門的路徑,也是為大資本創造、追求最大利益的遊戲。這場遊戲,其實就是大資本家的攻城掠地,卻披上美名叫做全球化。

誰獲利?

所以,《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第二個自欺欺人,就是政府只能不斷強調創造多少利益,卻絕口不提這些利益到底進誰口袋,究竟是為誰開創利基?於是少數大資本的利益輕易地被唬弄為全民受益,於是政府就可以大聲責怪人民不識好歹。舉個例,簡化地將企業的雇用當作全民的就業機會,完全忽視大資本開創這些就業機會的背後,以大吃小的競爭下,將消滅多少就業機會。

誰犧牲?

此外,自由貿易的操作機制就是交易。為了國內大資本的順利前進他國開門,當然必須接受國外大資本的開門進入,講白一點,就是當然必須拿什麼去換,也就是當然必須要有所犧牲。但是,問題來了,到底要拿什麼去換,究竟要誰犧牲、如何犧牲?這正是全民最關切者,卻也是政府最不願、甚至無能面對的。

這樣,或可明白,為什麼政府(支持者)與民間(反對者)總是各說各話、雞同鴨講。政府用廣告、宣傳甚至威嚇的手法,把少數人的利益,粉飾為模糊的全民利益;而人民則是要求政府說清楚,這場交易將奉獻出什麼、犧牲什麼?奈何,政府的說詞與張慶忠在立院廁所內的30秒一樣,嚴重便秘。

是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就是自由貿易的掠奪,就是魔鬼的獻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